- 学工快讯 当前位置: 学工首页 > 学工快讯 > 正文
-
2025年“德育讲师团”第7讲丨AI时代思政人与“思政育人”的探索和出路
时间:2025-11-17 来源: 作者: 阅读: 次11月15日下午,我校2025年“德育讲师团”系列报告会(第7讲)在逸夫楼A座二楼报告厅举行,历史文化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体育学院、茶学与食品学院、外国语学院2025级学生及谭山校区全体专职辅导员共300余人参加。报告会由学生工作部(处)部长朱四倍主持。

彭程以《AI时代思政人和思政育人的探索与出路》为题作了主题报告。紧扣AI时代背景,从六个方面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交流。他所举的大多数案例均源于自己的大学学习经历和长期从事教育事业的实践,真实生动、贴近教学实际,极具感染力和说服力。他以“文科无用论”为切入点,首先从澄清网络舆论入手,指出等观点是对现实的误解,AI时代更需要具有人文思辨和价值判断能力的专业人才。随后,他结合就业数据和岗位结构变化,引导同学们正确看待就业形势,把握公共服务、基层治理与教育领域的新机遇。在谈及专业发展时,他强调师范院校学生在表达能力、心理素养和课程设计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应在实践中强化思政育人的叙事能力。在回应“考研还是就业”问题时,他提出选择应基于个人定位和社会需求,避免盲目“唯学历化”。在阐述新时代教育使命时,他指出家国情怀是青年成长的精神底色,是思政育人的根本要求。最后,他围绕成长路径提出行动建议,鼓励学生提升数字素养与实践能力,在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承担好价值引领的责任。整场报告内容充实、逻辑清晰,既有时代高度,又具实践深度,为在场学生提供了关于专业发展、就业选择和能力提升的重要启示,现场掌声不断。
最后,朱四倍在总结中指出,一是肯定成效,明确育人职责。彭程老师的报告站位高、内容实、指导性强,辅导员要在学生专业引导、就业指导和价值引领上下功夫,持续做好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二是强化要求,推进教育实践活动。各学院要以此次报告为契机,深入落实“101景明树人教育行动”等实践育人活动,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日常管理深度融合,提高育人实效。三是寄予希望,勉励学生成长。同学们要主动学习、勇于实践、提升能力,在时代变革中积极担当,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新时代青年。
据悉,彭程作为我校2003级毕业生,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特级教师等荣誉,担任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攻关计划主持人、浦东新区学科中心组成员、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专家委员。主持多项省部级课题并获奖,发表论文数十篇,在课程建设、思政教育、教育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